太原科技大学
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授权学科 (类别) |
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
代码:1201 |
2022年3月3日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4年开始招生,依托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学科优势,面向重大装备制造业,将智能制造、系统优化、服务创新等领域的学科前沿与国家及地方重大需求相结合,聚焦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创新驱动及绿色发展的地方需求,凝练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可靠性与设备健康管理、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管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制造等学科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近五年来,本学位授权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并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aval Research Logistic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曾多次为中信重工、太原钢铁集团、太原重工集团、穗华物流园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决策咨询,利用多年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复杂设备系统的运行维修、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化等提供决策支持方案,横向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本学位点坚持以重大工程管理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复合性人才,研究生生源主要有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11高校,也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地方知名院校。本学科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和科研育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扎实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注重研究生学术严谨性和规范性教育;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取得进展。许多毕业研究生已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目标与标准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围绕我校重型机械行业特色,聚焦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创新驱动及绿色发展的地方需求,培养从事工程管理、企业运营管理、智能制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
1、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本学科领域内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
4、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烈的责任心、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位标准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统计学和管理学基础,系统掌握组织理论、优化理论、决策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建模方法、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数据挖掘等方法技术独立地进行科研工作,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加深对该学科方向的理解。
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系统仿真和建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技能、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对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好的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有从事研究必备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技能。
2、学术道德: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尊重事实,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等行为。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知识获取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研究所需知识,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辨,利用基础理论、数据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3、实践能力: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并进行实际调研,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能独立提出研究问题,撰写研究报告,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三、基本条件
(一)培养方向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以“数据驱动的物流系统规划、供应链运营与金融联合决策”为特色,针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任务分配、上下游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的任务分配算法、非对称契约下的供应链金融优化方案,尤其在装备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方向,解决了重大装备融资租赁的服务定价、风险控制等问题。成果发表在《Operational Research》、《管理科学学报》等期刊,在中信重工等企业的供应链优化中得以应用,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2、系统可靠性与设备健康管理
以“复杂装备系统可靠性预测、维修与生产管理联合决策”为特色,针对复杂装备系统维修决策、备件库存优化、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劣化状态空间划分维修决策模型,有效解决了复杂装备系统的实时预测和高效运维问题。成果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ABS四星级)等国际顶级期刊,在起重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风电智能运维系统中得以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3、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
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大规模群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特色,针对复杂系统管理中存在的智能决策和复杂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拟态物理学的群智能优化算法、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多目标优化算法,开发了相应的群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有效解决了复杂工业决策模型求解的维度爆炸与计算费时问题。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ABS四星级)等国际顶级期刊,并在智能采煤机控制系统、水资源规划管理等大型企业项目中应用。
4、科技创新与可持续管理
以“制造业集群企业科技创新、失败学习与可持续管理”为特色,针对制造业集群企业转型中的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跨国技术获取、衰落治理等问题,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制造业集群企业转型升级策略,优化了跨国并购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的机制,完善了失败学习和企业复苏理论与方法。成果发表在《中国软科学》等期刊,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多次为山西省政府部门提供资政报告,并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
(二)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有62名在职在岗在编教师。2021年度,本学位点新引进博士3名,2名教师获博士学位后返校工作,2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1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1名教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名教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3-1 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
合计 |
年龄结构 |
学历结构 |
导师人数 |
最高学位非本单位授予的人数 |
兼职硕导数 |
25岁及以下 |
26-35 岁 |
36-45岁 |
46-59岁 |
60岁及以上 |
博士学位教师 |
硕士学位教师 |
正高级 |
12 |
0 |
0 |
5 |
7 |
0 |
10 |
2 |
9 |
7 |
2 |
副高级 |
24 |
0 |
0 |
13 |
11 |
0 |
16 |
8 |
20 |
21 |
0 |
中级 |
24 |
0 |
6 |
14 |
4 |
0 |
7 |
17 |
4 |
17 |
0 |
其他 |
1 |
0 |
1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总计 |
61 |
0 |
7 |
32 |
22 |
0 |
33 |
28 |
33 |
46 |
2 |
本学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2 各方向师资基本情况
学科方向 名称 |
项目 |
姓名 |
年龄 |
职称 |
代表性学术成果(3 项)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带 头 人 |
王文利 |
39 |
教授 |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下供应链金融风险传导机理及防控策略研究(72171162),2022.1-2025.12,42万元,主持 ②基于价格折扣的供应链预付款融资研究,获2020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③第一作者. 面向资金约束供应商的供应链内部融资——股权还是债权?[J]. 管理科学学报,2020, 23(5): 89-101.(CSSCI收录)2020-05-15 |
中青 年学 术骨 干 |
1 |
郭玉冰 |
41 |
教授 |
①2018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山西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03D221029-3) ②独著: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视角的操作风险防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4 ③第一作者.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of private hospitals and patient loy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service[J].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20,49(6),1097-1105.(SCI和SSCI双收录). |
2 |
郭志芳 |
38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20181033),2018.07-2020.06,5万元,主持 ②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西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众筹融资模式研究(2018041052-3),2018.12-2020.12,2万元,主持 ③第一作者.Economic design of the variable parameters control chart with a corrected a&l switching rule[J].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2014,30(2),235-249.(SCI收录) |
3 |
田春英 |
39 |
博士 |
①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供应链融资视阈下山西省中小企业与电商平台的融合机制研究(2020YY150),2020.10-2021.10,1万元,主持 ②第一作者. 存在破产成本时保理授信下供应商赊销策略研究. 运筹与管理,2022.01(CSSCI收录) ③通讯作者. Dynamic model of a supply chain network with sticky price,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0, 20(2): 649-670.(SCI收录) |
4 |
郭飞宇 |
29 |
博士 |
①第一作者.Can reference points explain vaccine hesitancy?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ir formation and updating. OMEGA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20: 102179. (ABS 3星,SSCI和SCI收录). ②第一作者.Does Reference Dependence Impact Intervention Mechanisms in Vaccine Markets? Sustainability 2020, 12, 6371. (SSCI和SCI收录). ③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信息披露与社会学习下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有效性感知模型与优化研究,2022.1-2023.12,5万元,主持 |
5 |
邹美凤 |
37 |
博士 |
①山西省软科学项目:环保补贴促进山西煤炭企业绿色创新机制研究(2019041012-2),2019.12-2021.11,2万元,主持 ②第一作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J].统计与决策,2021(5): 163- 167. (CSSCI收录) ③通讯作者. Does a firm’s supplier concentration affect its cash holding?[J]. Economic Modelling, 2020,90(8),527-535.(SSCI收录) |
系统可靠性与设备健康管理 |
带头人 |
张晓红 |
41 |
教授 |
①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可修多部件系统视情非完美维修及其与备件库存的联合决策研究(71701140),2018.01-2020.12,18.4万,主持 ②第一作者. Joint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bas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and spare parts provisioning policy in multiunit syste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7, 262(2): 479-498.(SCI收录,2020年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③第一作者,Optimal Condition-bas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and Spare Parts Provisioning for a Two-unit System using a State Space Partitioning Approach[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21, 209: 107451.(SCI收录) |
中青 年学 术骨 干 |
1 |
杨晓梅 |
48 |
教授 |
①山西省自然科学项目:产品质量控制和设备维修的联合决策研究(201801D121170),2018.12-2020.12,5万元,主持 ②第一作者. Research on maintenance optimal policy based on product quality control[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18, 232(5): 899-908.(SCI收录) ③第一作者. Economic design of x-bar control chart under hybrid maintenance policy[J]. Journal of Qual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2018, 24(3): 331-344.(EI收录) |
2 |
甘 婕 |
45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装备制造业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20210102),2021.09-2023.08,10万元,主持 ②第一作者. 两部件系统视情维修与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模型[J]. 控制与决策, 2021, 36(06): 1377-1386.(EI收录) ③第一作者. Joint Decision of condition-bas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and Scheduling for Multi-component Production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21. 7.(SCI收录) |
3 |
莫思敏 |
44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面向大型装备类产品的保修服务策略建模及优化研究(20200129), 2020.07-2023.07,5万,主持 ②独著.面向大型装备类产品的保修服务策略建模及优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12 ③第一作者. A new warranty policy based on a buyer’s preventive maintenance investment.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7.111(9): 433-444.(SCI收录) |
4 |
王金贺 |
34 |
博士 |
①第一作者. Optimal dynamic imperfec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wind turbines based on general renewal proce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20, 58(22): 6791-6810.(SCI收录) ②第一作者. Joint external and internal opportunistic optimisation for wind turbine considering wind velocity [J]. Renewable Energy , 2020, 159: 380-398.(SCI收录) ③第一作者. Optimal group maintenance decision for a wind farm based on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J]. Wind Energy.2021.5(SCI收录) |
5 |
张云正 |
35 |
博士 |
①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考虑客户满意度的租赁系统维修与备件库存联合决策研究(2021L322), 2021.09—2023.09, 2万元, 主持 ②第一作者. Lessees’satisfaction and optimal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policy for leased system [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19, 191: 106532 (SCI收录) ③第一作者. 租赁设备的状态维修决策建模与优化[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7): 1732-1743 (CSSCI和EI收录) |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 |
带头人 |
陈兆波 |
38 |
教授 |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信用评级的电商供应链融资策略研究(71402112),2019.7-2021.7,20万元,主持 ②第一作者. Supply chains competition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formation sharing [J]. 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9, 13(1): 29-53. (SCI收录) ③独著.煤矿安全事故的人因分析[M]. 2018,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青 年学 术骨 干 |
1 |
薛颂东 |
53 |
教授 |
①山西省软科学项目:机构改革背景下山西政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041010-2), 2019.12 - 2021.11,主持 ②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大数据情报分析的新发传染病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YJ121), 2020.10 - 2021.10,主持 ③第一作者. Parallel asynchronous control strategy for target search with swarm robo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Inspired Computation, 2009,1(3):151 - 163. (SCI和EI收录) |
2 |
甄烨 |
37 |
副教授 |
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质押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21YJC630172)2021.07-2024.06,8万,主持 ②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改革重塑创新制度文化专题评估研究(202104031401001-05)2021.05-2021.12,25万,主持 ③第一作者.我国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与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6,7:35-38(CSSCI收录)(新华文摘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
3 |
刘晋霞 |
48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山西省数字政府共建共享共治共用研究 2021-2022,主持 ②第一作者:基于LDA的热点主题识别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我国制氢技术领域为例[J]. 情报杂志 2022(11)(CSSCI收录) ③WPF 开发技术应用性课程改革与探索获得2019年获山西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
4 |
党伟超 |
47 |
副教授 |
①第一作者.基于自注意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Web软件系统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 2021, 41(08): 2346-2351. ( 北大核心) ②第一作者.基于条件变分自编码器的井下配电室巡检行为检测[J].工矿自动化,2021,47 (12) : 98-105. (北大核心) ③第一作者.煤矿探水卸杆动作识别研究[J].工矿自动化, 2020, 46(07): 107-112. (北大核心) |
5 |
|
|
|
|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管理 |
带头人 |
魏涛 |
51 |
教授 |
①研究报告: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24万字, 2020年2月25日(排名第一)) ②第一作者.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21,(4):59-70.(CSSCI收录) ③第一作者. 中资银行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的促进效应——基于无形资源视角的分析[J]. 经济经纬,2021,38(6): 53-62. (CSSCI收录) |
中青 年学 术骨 干 |
1 |
鲁锦涛 |
38 |
教授 |
①获得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②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践行中“女性能顶半边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再检验,2021.12-2023.11,10万元,主持 ③第一作者.Modified carroll's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enhanc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smes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271: 122456. (SSCI收录) |
2 |
史竹琴 |
42 |
副教授 |
①第一作者. 智能生产共享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6):130-139.(CSSCI收录) ②山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荣获2018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③2021年提交的政策建议专报山西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被时任副省长正式批示采纳。 |
3 |
张永云 |
43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共性技术研发的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共同体”培育机制研究(2018041063-2), 2018.07-2020.07 , 主持。 ②物联网在山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优化效应及应用途径研究研究报告,获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优秀成果奖。 ③第一作者.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知识管理与环境动态性的影响[J].科研管理,2021,42(11):90-98.(CSSCI收录) |
4 |
郭艳丽 |
43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理论普及化专项):“创新为上”若干问题 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解答(2020ZZ022), 2020.10 -2021.10,2万元,主持 ②研发团队间互动过程与合作管理获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10月,排名第一. ③第一作者.基于可拓学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综合评价研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20,34(03):161-174.(北大核心) |
5 |
张继宏 |
49 |
副教授 |
①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众创空间发展评价研究(2021YY199),2021.05-2022.05,1万元,主持 ②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火炬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视角(2019041001-2),2019.07-2021.07 ③第一作者. How private property protection influences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economic growth? [J]. Global Economic Review, 2015, (1): 1-30.(SSCI收录) |
(三)科学研究
2021年,本学位点获国家级项目立项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省级重点项目立项5项,其中山西省科技战略重点专项3项,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项;获其他省级项目立项10项,纵向总经费153万元。同时,2021年,本学位点还立项了各类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12项,横向总经费96.2万元。
2021年,本学位点还完成了山西省软科学项目结题24项,山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结题3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4项。完成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化项目,经费30万元;完成了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的3项标准化项目,经费30万元。同时,本学位点2021年度仍在研的国家级项目3项,包括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在研的省级项目20余项。
2021年,本学位点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篇,其中SCI/SSCI收录6篇,CSSCI收录10篇,EI收录3篇。在发表的论文中,有FMS管理科学高质量国际A类期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B类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也有FMS管理科学高质量国内T1期刊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研管理》、《控制与决策》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3 教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序号 |
论文标题 |
作者姓名 |
作者类型 |
发表期刊 |
发表年份及 卷(期)数 |
期刊收录情况 |
1 |
碳交易背景下供应链运营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王文利 |
第一作者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21,41(05) |
CSSCI CSCD EI |
2 |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多部件系统劣化状态空间划分模型
|
张晓红 |
第一作者 |
控制与决策 |
2021,36(02) |
EI、CSCD |
3 |
两部件系统视情维修与生产调度的联合优化模型 |
甘婕 |
第一作者 |
控制与决策 |
2021,36(06) |
EI、CSCD |
4 |
                                                                                                                           基于多状态劣化空间划分的多部件系统维修决策
|
张晓红 |
第一作者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在线出版 |
EI、CSCD |
5 |
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知识管理与环境动态性的影响 |
张永云 |
第一作者 |
科研管理 |
2021,42(11) |
CSSCI CSCD |
6 |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与视情维修联合决策 |
甘婕 |
第一作者 |
运筹与管理 |
在线出版 |
CSSCI |
7 |
                                                                                                                           单机调度与非完美视情维修的联合决策与优化
|
甘婕 |
第一作者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2021,26(01) |
CSSCI |
8 |
考虑次品率限制的生产计划与视情维修联合优化策略 |
杨晓梅 |
第一作者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在线出版 |
CSSCI |
9 |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 |
魏涛 |
第一作者 |
宏观经济研究 |
2021,(04) |
CSSCI |
10 |
中资银行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的促进效应——基于无形资源视角的分析 |
魏涛 |
第一作者 |
经济经纬 |
2021,38(06) |
CSSCI |
11 |
                                                                                                                           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基于烙印理论的机制研究
|
郭玉冰 |
第一作者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2021,38(05) |
CSSCI |
12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 |
邹美凤 |
第一作者 |
统计与决策 |
2021,37(05) |
CSSCI |
13 |
考虑检测误差的VSSI`x控制图的性能分析 |
郭志芳 |
第一作者 |
统计与决策 |
2021,37(14) |
CSSCI |
14 |
协同创新思维下数字化供应链运行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 |
常洁 |
第一作者 |
商业经济研究 |
2021,(17) |
北大核心 |
15 |
努力水平影响质押物损耗的存货质押融资合约选择 |
王文利 |
通讯作者 |
工业工程 |
2021,24(2) |
北大核心 |
16 |
竞争环境下新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选择——应急采购VS饥饿营销 |
甄烨 |
第一作者 |
工业工程 |
2021,24(1) |
北大核心 |
17 |
基于自注意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Web软件系统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
党伟超 |
第一作者 |
计算机应用 |
2021,41(8) |
北大核心、CSCD |
18 |
基于条件变分自编码器的井下配电室巡检行为检测 |
党伟超 |
第一作者 |
工矿自动化 |
2021,47(12) |
北大核心 |
19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优化研究 |
莫思敏 |
通讯作者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2021,43(8) |
北大核心 |
20 |
Approach optimal condition-bas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and spare parts provisioning for a two-unit system using a state space partitioning approach |
张晓红 |
第一作者 |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
2021,209(2) |
SCI |
21 |
                                                                                                                          Dynamic model of a supply chain network with sticky price
|
陈兆波 |
第一作者 |
Operational Research |
在线出版 |
SSCI |
22 |
Joint decision of condition-base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and scheduling for multi-component production systems |
甘婕 |
第一作者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
在线出版 |
SCI |
23 |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
郭姣 |
第一作者 |
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21(133) |
SCI |
24 |
Optimal group maintenance decision for a wind farm based on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
王金贺 |
第一作者 |
Wind Energy |
2021,24(5) |
SCI |
25 |
Joint decision of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for multi-component systems |
甘婕 |
通信作者 |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
在线出版 |
SCI |
26 |
                                                                                                                           Adaptability test of day farming tillage technique in northern china and study of key techniques
|
郭玉冰 |
第一作者 |
INMATEH-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在线出版 |
EI |
27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 behavior: Evidence from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analysis |
鲁锦涛 |
第一作者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21,13(19) |
SSCI |
28 |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ales growth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mbined case study in the light of a literature review
|
鲁锦涛 |
第一作者 |
Acta Polytechnica Hungarica |
2021,18(2) |
SSCI |
29 |
How to understand “salable fake goods” and “unsalable quality goods”? An insight from the view of quality responsibility and consumers’ brand loyalty |
鲁锦涛 |
第一作者 |
Technology in Society |
在线出版 |
SSCI |
30 |
Avoided external energy costs due to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s: evidence form baltic states |
鲁锦涛 |
第一作者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21,296(2) |
SSCI |
31 |
Assess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address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鲁锦涛 |
第一作者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在线出版 |
SSCI |
(四)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1、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0万册、纸质期刊122种、电子期刊4557种、中文数据库13种和外文数据库10种。
2、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依托我校“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平台,“智能物流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装备数字化与故障预测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创业研究院”3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本学位点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依托“山西装备诊断与故障预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培养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3、实践教学基地
本学位授权点与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豆科技公司、中博诚通教育有限公司、北京千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安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作为上市公司的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我校建立了校企业协同育人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全的项目驱动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此外,学位点还拥有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电访专家V3.0系统、供应链综合实验仿真系统等软硬件资源。2021年,本学位点又与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培养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方向的人才;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主导下,与山西省6家商业银行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供应链金融、金融标准化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与山西瑞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在智能装备故障诊断服务等方面开展人才联合培养。
(五)奖助体系
1、奖助体系制度建设
本学位授权点设置了良好的奖助体系,包括学业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助研助管岗位等。
凡我校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的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均可申报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创新程度择优给予资助,校级项目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项目。
学院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课题均鼓励研究生参与助研;学校和学院管理部门提供助管岗位,学院每年助管岗位三个,优先录用本学院研究生。
2、奖助水平
学业奖助学金中,所有推免生给予特等奖学金10000元,根据新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结合报考志愿等情况给予其他学生一等奖学金8000元;二等奖学金6000元;三等奖学金3000元。每个学年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给予以上相同等级额度的奖学金。每位学生均可获助学金6000元/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每名研究生在读期间仅可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奖金20000元。
学校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金额为6000元,校级项目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项目,可获得5000元/项来自山西省教育厅的资助。
学院助管津贴500元/月。
3、奖助体系覆盖情况
学业奖助学金中,所有推免生给予特等奖学金10000元;其他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占比20%;二等奖学金占比30%;三等奖学金占比50%。每位学生均可获助学金6000元/年,占比100%。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占比5%左右。校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占比10%左右。
四、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
2021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是21人,上线人数是2人。一志愿加调剂,共录取人数25人。在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本校学生3人。在生源结构方面,从来源高校的地域分布看,来自等省内高校的是7人(占28%),来自等省外高校的是18人(占72%)。
为了保障优质生源,本学位授权点加大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首先在研究生报名之前就赴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等高校,以及本校相关学院进行招生宣传,在初试国家线出来之后,及时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推送调剂信息。
(二)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探索出“一核心、两结合、三步走”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方案,全力打造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生态圈。“一核心”,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指导思想;“两结合”,是指以“科研育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新路径;“三步走”,是指课程思政的实现将通过三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来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体系。
本学位点配备了2名专职管理人员,其中1人为研究生教学秘书,负责学生课程教学、学术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管理工作;1人为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政、安全、就业等日常管理工作。学院组建研究生学生会,代表研究生进行权益维护。
学院设置了研究生党支部,严肃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坚持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加强支部管理,强化组织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规范操作程序,健全支部台账,加强党员管理精细化,强化督导考核,考评结合,推进支部扎实有效建设。
(三)课程教学
1、本学位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
本学位点2021年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指南中列出的核心课程,包括《高级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前沿》、《决策理论与方法》、《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高级应用统计》、《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列为必选课;为了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将《英语论文写作》列为必选课;为了培养学生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列为必选课。同时,根据本学位点的特色研究方向,开设了各研究方向的特色课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主要课程如下表所示:
表4-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开设的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分 |
授课教师 |
课程简介 (不超过 100 字) |
1 |
高级运筹学 |
选修课 |
3 |
郭志芳 |
本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初步具备将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于管理活动的工作能力,使复杂系统的设计、控制、管理和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等达到综合最优化。 |
2 |
计量经济学 |
选修课 |
3 |
乔彬 |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基础上进一步讲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内生性问题产生原因、工具变量方法及线性和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掌握经济管理类实证论文写作方法。 |
3 |
现代管理科学前沿 |
必修 |
2 |
陈兆波 |
邀请在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了解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培育创新精神,启发科研思路。 |
4 |
决策理论与方法 |
选修课 |
2 |
陈兆波 |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方法处理决策人的价值判断,旨在系统地介绍现代决策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决策的各种方法等内容。 |
5 |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
选修课 |
2 |
郭飞宇 |
通过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课程学习,学生将对数据的来源和特征有一个基本了解,熟悉各种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可以针对具体商务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
6 |
高级应用统计 |
选修课 |
2 |
田新翠 |
高级统计学课程主要是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实例讲解的形式详细介绍了SPSS统计软件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
7 |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
选修课 |
2 |
郭姣 |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为课程参与者建立科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了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涵盖的基本问题和系统模型的构建,并掌握相应的系统分析工具。 |
8 |
高级管理学 |
选修课 |
1 |
郭玉冰 |
本课程主要给研究生讲解管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以及经典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思考,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或案例分析过程来理解本科所掌握的管理学工具或方法的有效运用路径。 |
9 |
运营管理 |
选修课 |
2 |
卢文光 |
运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专业课程,它建立在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运筹学、数理统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并能将这些知识在运营管理的学习与实践中综合与灵活的应用。 |
10 |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
必修 |
1 |
刘传俊 |
本课程重点介绍企业伦理、社会责任领域中的理论思想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伦理、社会责任的研究动态,掌握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关的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1 |
英语论文写作 |
必修 |
1 |
李涛 |
此课程以帮助研究生掌握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基本要点和写作技巧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经典论文案例讨论等授课方式,明确英语论文的写作标准和规范,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论文写作水平。 |
12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必修 |
1 |
甄烨 |
本课程借助典型案例着重介绍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重点学习学术研究规范,同时还会探讨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和创新问题,包括如何写好调查报告、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如何进行学术创新等。 |
13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
选修课 |
2 |
杨晓梅 |
本课程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供应商质量与顾客满意、设计过程质量管理、制造(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度量、质量改进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选修课 |
2 |
关海玲 |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两部分,前者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的。后者研究在给定一定的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契约安排。 |
15 |
供应链管理 |
选修课 |
2 |
王文利 |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体验式游戏、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使得课程的参与者理解在全球市场中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战略作用,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和关键性的决策,并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
16 |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
选修课 |
2 |
张晓红 |
该课程着重介绍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涵,重点对PHM技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总结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技术难点,该技术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和对我国工业系统健康管理的借鉴意义。 |
17 |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管理 |
选修课 |
2 |
张永云 |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交流讨论和案例学习、经验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个人和组织科技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组织开展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实践活动的实践能力。 |
18 |
创新与创业管理 |
选修课 |
|
郭艳丽 |
本课程重点介绍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创业机会识别中的理论思想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法。 |
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本校研究生院成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制定了《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章程》、《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细则》等,本学位点要求专业课主讲教师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要求进行课程管理,所有教学资料进行归档。
本学位点继续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课程教学环节,实施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听课制度,严格审核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英语论文写作等必修课,为后期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在学术实践环节,实施导师团队指导,要求各团队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学术报告会;学位点每年组织一次研究生学术论坛,要求研究生投稿并汇报,评选出最佳论文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期刊主编进行前沿学术讲座,要求研究生必须听5次以上学术讲座,并撰写心得报告。在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三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管理,对答辩委员会组成、投票通过方式、查重率等方面均制定了高于学校的标准。在学位论文盲审环节,在全校率先实行全盲制度,对于学校没有抽评的论文,实施学院全盲,提交两位校外专家盲审;为保障研究生权益,对于盲审有争议(一份盲审不通过,另一份盲审优秀)的学位论文,提交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鉴定。对于达不到毕业要求的研究生,或者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教学活动的研究生,坚决实施分流制度。
(四)导师指导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进行导师遴选把关,除了考察导师的科研能力,还要考察导师的政治素质、师风师德、治学严谨性和责任感。研究生导师遴选每两年一次,要求必须是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在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CSSCI收录的论文2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1万元,且具备如下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或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前三),或二等奖(排名前二),或三等奖(排名第一);
(2)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参编专业教材(本人为第一或第二作者);
(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本人为第一或第二发明人)。
对于新增导师,有校级、院级、学位点三个层次的培训,校级培训主要是由研究生院负责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院级培训主要由学院负责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边界界定、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的培训,学位点培训主要由学位点负责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方面的培训。各级培训完成之后,均有现场测试环节,测试成绩合格才具备招收研究生资格。
本学位点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审核通过才能继续招生。本学位点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制定了如下条件:
合格条件:近5年在本学科国内外重要期刊(学院认定的A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且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优秀条件:满足合格条件,且近5年主持过国家级项目1项,或发表2篇A类期刊论文。
满足合格条件,才有年度招生资格;满足优秀条件,可在生源充足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招生名额。
(五)学术训练
本学位点主要通过导师团队形式指导研究生,每个方向的导师组成导师团队,每周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包括外文最新文献的深度分析、前沿研究方法的讲解、以及论文撰写指导等。学位点经常邀请国内外权威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指导,如2021年5月邀请长江学者钟昌标教授对学生论文进行一对一辅导;2021年8月邀请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蔡港树教授与学生进行线上论文交流。本学位点要求每位导师,至少资助每位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1次。对于经费紧张的导师,学位点从学科建设经费中给予一定的资助。2021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控制与决策》、《工业工程与管理》、《运筹与管理》,以及SSCI期刊上均有论文发表。
本学位点联合学院其他学位点,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并邀请校外专家参加给予指导。研究生在论坛上提交并汇报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每年的学术论坛上,每个学位点评选出一篇最佳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
本学位点十分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方面,严格把关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在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支持的前提下,结合研究生自身兴趣,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在实践能力方面,让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各类课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位点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各类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1年,有1名研究生获批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六)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21年度共参加线上或线下各类学术会议100余人次。研三学生张睿贞参加第四届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学术会议,做了论文汇报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研二学生杨大高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21学术会议,做了论文汇报并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七)论文质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依据《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科大研字〔2019〕5号)的规定,通过校级或院级学位论文评审;按照《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实施细则(试行)》(科大研字〔2019〕4号)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严格执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外审、盲审和抽检制度,严肃在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中的集体决策制度,扎实提升毕业论文质量。2021年,在各类论文抽检、评审中未出现论文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八)质量保证
本学位点的研究生在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三个环节均采用5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可以包括该生导师)无记名投票方式,2/3及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对未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评审的研究生,可在一个月之后重新申请论文开题;第二次论文开题仍未通过评审的,将至少延期半年毕业;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未通过的研究生,将至少延期半年毕业;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全部需要查重和盲审,若未通过,将至少延期半年毕业。对于以上环节,若研究生及导师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由院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二次答辩或送审机会。在正式答辩环节,组成由外校专家任主席的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答辩小组(不包括该生导师),答辩后进行无记名投票,2/3及以上同意,方为通过论文答辩,否则需要至少延期半年毕业。2021年,本学位点没有延期毕业的学生。
(九)学风建设
本学位点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发表文章和学位论文答辩全方位严抓硕士生的学风教育问题。在研究生入学教育中进行学术规范宣讲、课程教学中专门开设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强化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2021年,本学位点未发现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等行为。
(十)管理服务
本学位点配备了2名专职管理人员,其中1人为研究生教学秘书,负责学生课程教学、学术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管理工作;1人为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政、安全、就业等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了导师和管理人员协同的管制机制。学院组建研究生学生会,代表研究生进行权益维护。为保护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知识产权,学位点规定导师不得随意侵占研究生的成果,不得将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发表论文署名一般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对于所有研究生,基本保证有实验室和电脑使用;资料室免费为研究生开放,对于学院期刊、图书,研究生的借阅时间也适当延长。研究生导师一般必须有主持的课题,学位点要求导师为参与课题的研究生发放劳务费补贴。
本学位点从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管理服务三个层面对在校研究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本学位点每年从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管理服务三个层面对在校研究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总体来看,课程教学平均分每年均在95分以上,对导师“一般满意”以下不超10%,对管理服务“一般满意”以下不超1%。
(十一)就业发展
2021年,学位点共有6位毕业生,均获得了学位。其中,就业率是100%。从就业去向看,事业单位1人、国有企业3人,自主创业2人。同时,对往届研究生毕业生的跟踪看,2019届的郭娜同学于2021年考取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博士研究生。
五、服务贡献
(一)科技进步
本学位点主要在系统可靠性与设备健康管理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团队为山西同煤集团漳泽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提供风电场智能运维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开发服务。针对我国风能发电产业装机容量己处于世界领先,但风力发电装备的运维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运维成本居高不下,风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运行问题尤为突出的问题,设计了包括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生产信息、故障报警、维护维修等数据的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风电机组的运维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科团队在预测与健康管理方向前期取得的风机关键部件故障诊断、剩余寿命预测算法、多部件系统最优维修决策、备件库存最优决策算法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和开发了风电机组大数据系统分析平台,风电场的智能化运行维护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风电运维大数据的可视化管理、风电机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备品备件预测与库存管理和维修资源调度与维修决策支持服务。在山西漳泽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风力发电机组大数据系统及应用服务平台示范工程。为大型风电机组运维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运行可靠性评估、维修决策及维修资源配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
本学位点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也积极开展企业咨询服务,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化,针对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单件小批量产品特点,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资源共享、持续共赢的中信重工供应链服务体系,分别从组织结构、采购业务流程、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维保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尤其是改善了传统的ABC物资分类法,从供应风险和利润贡献两个维度对采购物资进行了分类,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并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方案嵌入公司的招标采购系统中。本优化方案得到了公司中高层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一些优化方案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经济发展
本学位点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主动向政府建言献策,相关老师撰写的《关于构建“六最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提案被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会采用,作为集体提案在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出;经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被列为2020年山西省政协重点提案。本学位点老师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编制“十四五”科技专项规划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用。本学位点老师还负责撰写和发布了《阳泉市2020年产业创新白皮书》、《阳泉市2021年创业创新白皮书》。本学位点制定的《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标准化工作改革指导意见》,提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三)文化建设
一方面,本学位点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本学位点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科研育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体系,培养“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创新人才。推行学院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增强价值认同。
另一方面,本学位点老师还积极承担省市文化产业建设相关的课题。2021年度,立项了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改革重塑创新制度文化专题评估研究》,承担的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乡村文化旅游投融资机制研究》等顺利结题;承担的政府委托项目《兴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也顺利通过验收。